新闻联播
2025-08-10
完整版《新闻联播》 20250810 19:00
本期节目主要内容:
1.【新思想引领新征程】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;
2.【感知生态之变】让蓝天常在;
3.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】转变干部作风 推动学习教育取得实效;
4.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第一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;
5.上半年规上轻工企业营收超11万亿元;
6.多措并举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 促进外贸稳量提质;
7.各地各部门防汛救灾加紧推进 确保群众安全度汛;
8.【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】关键时刻 必须冲锋在前;
9.“文博游”添彩暑期生活;
10.国内联播快讯:
(1)我国基本形成覆盖全域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;
(2)我国加强涉企罚款突出问题治理;
(3)浙江金七门核电1号机组核岛建设全面启动;
(4)澳门机动车本月15日起实行“一标通琴澳”;
(5)“智绘光谷·cmg 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”闭幕式今晚播出;
11.俄称击落乌军战机和450余架无人机 乌称打击俄无人机物流枢纽 欧洲方面称自身安全利益须得到保护;
12.以军持续袭击加沙地带致39人死亡近500人受伤 以色列数万人抗议要求结束军事行动;
13.国际联播快讯:
(1)英国伦敦爆发抗议冲突 数百人被捕;
(2)美加林火蔓延 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。
(《新闻联播》 20250810 19:00)
1.【新思想引领新征程】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;
2.【感知生态之变】让蓝天常在;
3.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】转变干部作风 推动学习教育取得实效;
4.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第一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;
5.上半年规上轻工企业营收超11万亿元;
6.多措并举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 促进外贸稳量提质;
7.各地各部门防汛救灾加紧推进 确保群众安全度汛;
8.【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】关键时刻 必须冲锋在前;
9.“文博游”添彩暑期生活;
10.国内联播快讯:
(1)我国基本形成覆盖全域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;
(2)我国加强涉企罚款突出问题治理;
(3)浙江金七门核电1号机组核岛建设全面启动;
(4)澳门机动车本月15日起实行“一标通琴澳”;
(5)“智绘光谷·cmg 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”闭幕式今晚播出;
11.俄称击落乌军战机和450余架无人机 乌称打击俄无人机物流枢纽 欧洲方面称自身安全利益须得到保护;
12.以军持续袭击加沙地带致39人死亡近500人受伤 以色列数万人抗议要求结束军事行动;
13.国际联播快讯:
(1)英国伦敦爆发抗议冲突 数百人被捕;
(2)美加林火蔓延 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。
(《新闻联播》 20250810 19:00)
新闻联播
2025-08-10
完整版[视频]【新思想引领新征程】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
央视网消息(新闻联播):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把握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方向,推动制造业、服务业、农业等产业数字化。今年以来,各地加快数字乡村建设,着力推动农业增效益、农村增活力、农民增收入。
一部手机,管理成百上千亩农田;一场农家直播,村里的农产品远销各地;数据进村,很多事不出村就能办。数字产业、数字治理、数字惠民……数字技术正影响和改变着中国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建设。
他强调,要瞄准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,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、经营网络化水平;要用物联网、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。总书记指出,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,创新乡村治理方式,提高乡村善治水平。落实总书记指示要求,“数字乡村”从2018年起连续写入中央一号文件,先后出台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.0、2.0,搭建起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的四梁八柱。
目前,我国已实现行政村100%通宽带、90%以上通5g,农村网民规模达3.22亿人。同时,北斗卫星导航系统、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一批数据“大动脉”的建设,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坚实技术支撑。今年,数字乡村建设进一步提速。
3月份,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河南、重庆、四川等8个重点省市开展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;5月份,《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》发布。今年上半年,我国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增长17.2%,增长的背后依托的是全国30多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,数字乡村建设让农村电商产业链蓬勃兴起。这里是四川苍溪县兴华村,现在,一根网线、一部手机拉近了这个小山村和世界的距离,村里的特产翠冠梨通过直播卖到了全国。
而在整个苍溪县,如今基本上每个村都有会拍视频、能直播的“数字村官”“带货达人”,还有一批从事选品、供应、售后的“新农人”。数字乡村,数字治理。现在,村民很多事不出村就能办。
在浙江长兴县雁陶村,村民章哲敏在政务一体机上,5分钟就完成了医保参保信息的更改手续。在去年,这个业务还需要带上材料到县里去办。浙江今年加快推进数字乡村治理“一张网”,力争做到省级事项网上申请率、网上办事率、掌上办事率、跑零次实现率、材料电子化率五个百分百,让“村里人”和“城里人”享受到同质服务,推进城乡融合发展。
按照规划,到2035年,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,城乡“数字鸿沟”大幅缩小,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,实现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。
一部手机,管理成百上千亩农田;一场农家直播,村里的农产品远销各地;数据进村,很多事不出村就能办。数字产业、数字治理、数字惠民……数字技术正影响和改变着中国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建设。
他强调,要瞄准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,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、经营网络化水平;要用物联网、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。总书记指出,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,创新乡村治理方式,提高乡村善治水平。落实总书记指示要求,“数字乡村”从2018年起连续写入中央一号文件,先后出台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.0、2.0,搭建起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的四梁八柱。
目前,我国已实现行政村100%通宽带、90%以上通5g,农村网民规模达3.22亿人。同时,北斗卫星导航系统、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一批数据“大动脉”的建设,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坚实技术支撑。今年,数字乡村建设进一步提速。
3月份,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河南、重庆、四川等8个重点省市开展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;5月份,《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》发布。今年上半年,我国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增长17.2%,增长的背后依托的是全国30多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,数字乡村建设让农村电商产业链蓬勃兴起。这里是四川苍溪县兴华村,现在,一根网线、一部手机拉近了这个小山村和世界的距离,村里的特产翠冠梨通过直播卖到了全国。
而在整个苍溪县,如今基本上每个村都有会拍视频、能直播的“数字村官”“带货达人”,还有一批从事选品、供应、售后的“新农人”。数字乡村,数字治理。现在,村民很多事不出村就能办。
在浙江长兴县雁陶村,村民章哲敏在政务一体机上,5分钟就完成了医保参保信息的更改手续。在去年,这个业务还需要带上材料到县里去办。浙江今年加快推进数字乡村治理“一张网”,力争做到省级事项网上申请率、网上办事率、掌上办事率、跑零次实现率、材料电子化率五个百分百,让“村里人”和“城里人”享受到同质服务,推进城乡融合发展。
按照规划,到2035年,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,城乡“数字鸿沟”大幅缩小,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,实现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。
新闻联播
2025-08-10
完整版[视频]【感知生态之变】让蓝天常在
央视网消息(新闻联播):空气质量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还老百姓蓝天白云、繁星闪烁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大气污染治理跑出中国加速度,日益增多的蓝天白云,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。
今天(8月10日)的《感知生态之变》,让我们一起来看这场“蓝天保卫战”带来的变化。荡秋千,喂大鹅,谁会想到,这是在邢台的一家正在生产的钢铁厂里。每到周末,大批游客的到来让厂门口的小超市都跟着红火了起来。
空气,曾经是邢台深深的痛。2013年,在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中,邢台排名倒数第一。这是当时,环境监测卫星拍到的德龙钢铁厂,雾霾最严重的时候几乎看不出厂区轮廓。
而如今,却是清晰可见,绿意葱葱。钢铁行业的变化只是中国打赢“蓝天保卫战”的一个缩影。为了还蓝天给百姓,国家相继展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,2013年以来,重污染天数减少超过90%,中国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。
蓝天在增多,空气里的气味也在发生着变化。清华大学研究团队用嗅觉可视化技术,还原出了气味的变迁过程。气味变迁的背后是中国空气治理越来越精准的脚步。
在北京,一张精密的空天地一体化“感知网络”,将3000多条路网、20万辆重型柴油车、2000多个工地、上千家涉气企业纳入监测,每天汇集上亿条数据展开精准治理。我们对339个城市十年间发布的空气数据进行分析,发现每立方米空气中的pm2.5减少了将近40%,随之而来的,每个城市的蓝天平均数增长了22天。如今的中国,蓝天白云已不再是奢望,人们从天津的楼顶可以直接遥望北京cbd,在成都的家门口就能拍到200公里外的雪山美景,各地公布的观星点位比2016增加了20倍。
今天(8月10日)的《感知生态之变》,让我们一起来看这场“蓝天保卫战”带来的变化。荡秋千,喂大鹅,谁会想到,这是在邢台的一家正在生产的钢铁厂里。每到周末,大批游客的到来让厂门口的小超市都跟着红火了起来。
空气,曾经是邢台深深的痛。2013年,在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中,邢台排名倒数第一。这是当时,环境监测卫星拍到的德龙钢铁厂,雾霾最严重的时候几乎看不出厂区轮廓。
而如今,却是清晰可见,绿意葱葱。钢铁行业的变化只是中国打赢“蓝天保卫战”的一个缩影。为了还蓝天给百姓,国家相继展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,2013年以来,重污染天数减少超过90%,中国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。
蓝天在增多,空气里的气味也在发生着变化。清华大学研究团队用嗅觉可视化技术,还原出了气味的变迁过程。气味变迁的背后是中国空气治理越来越精准的脚步。
在北京,一张精密的空天地一体化“感知网络”,将3000多条路网、20万辆重型柴油车、2000多个工地、上千家涉气企业纳入监测,每天汇集上亿条数据展开精准治理。我们对339个城市十年间发布的空气数据进行分析,发现每立方米空气中的pm2.5减少了将近40%,随之而来的,每个城市的蓝天平均数增长了22天。如今的中国,蓝天白云已不再是奢望,人们从天津的楼顶可以直接遥望北京cbd,在成都的家门口就能拍到200公里外的雪山美景,各地公布的观星点位比2016增加了20倍。
请登录后,查看全部新闻联播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