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1月07日星期二新闻联播文字稿完整版

本期节目主要内容:
1.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;
2.【新思想引领新征程】以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夯实“中国之治”根基;
3.李强举行仪式欢迎澳大利亚总理访华;
4.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会谈;
5.赵乐际会见越南共产党代表团;
6.蔡奇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 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;
7.韩正会见爱尔兰副总理兼外交部长;
8.前十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4.32万亿元 月度进出口向好态势更加巩固;
9.国务院新闻办举行“中国消防这五年”专题新闻发布会;
10.【新闻特写】共享中国发展机遇;
11.国内联播快讯:
1)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启动;
2)前三季度全国新设经营主体2480.8万户;
3)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工作已基本完成;
4)我国确定100个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;
5)我国新增29处国家重要湿地;
6)文明交流与全球发展论坛在京举办;
7)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金融街观察点揭牌;
12.巴以新一轮冲突持续一个月 加沙地带死亡人数过万 冲突导致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88名工作人员死亡;
13.俄称打击乌军武器装备 乌称打击俄防空设施 俄罗斯称完成退出《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》全部程序;
14.国际联播快讯:
1)波兰卡车司机封堵波乌边境口岸;
2)美国丹佛一摩托车俱乐部发生冲突和枪击。
新闻联播》 20231107 21:00
央视网消息(新闻联播):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11月7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,审议通过了《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》、《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意见》、《关于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》、《关于加强专家参与公共决策行为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》、《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》。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,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,要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,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,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,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、稳定性、持续性,守牢安全底线,健全保障体系,推动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要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,扩大实施范围,强化功能作用,健全收支管理,提升资金效能。
要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,强化制度设计,完善监管体系,提升监管能力,增强国有经济对自然垄断环节控制力,更好满足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需要,更好保障国家安全。要立足更好服务和支撑公共决策,加强专家参与公共决策行为监督管理,完善体制机制,规范流程标准,强化全过程管理,营造人尽其才、富有活力、风清气正的专家参与公共决策环境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,要加强顶层设计、完善制度体系,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,推动实现生态环境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。
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强、王沪宁、蔡奇出席会议。会议指出,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、转折性、全局性变化,要根据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、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新期待,加大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集中解决力度,着力抓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,发挥好先行探索示范带动作用,开展全民行动,推动局部和全局相协调、治标和治本相贯通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。要加强组织领导,结合地方实际分类施策、分区治理,精细化建设,通过一项项具体行动推动美丽中国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。
会议强调,预算工作体现党和国家意志,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,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,聚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,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、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,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、应急能力、公益性领域等集中,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,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。要始终坚持“过紧日子”的思想,加强财政资源科学统筹和合理分配,合理确定预算收支规模,统筹保障和改善民生,杜绝奢靡浪费等现象。要坚持预算法定,强化预算约束,推动预算绩效管理,发挥人大监督作用。
会议指出,电力、油气、铁路等行业的网络环节具有自然垄断属性,是我国国有经济布局的重点领域。要健全监管制度体系,加强监管能力建设,重点加强对自然垄断环节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规划任务、履行国家安全责任、履行社会责任、经营范围和经营行为等方面的监管,推动处于自然垄断环节的企业聚焦主责主业,增加国有资本在网络型基础设施上投入,提升骨干网络安全可靠性。要对自然垄断环节开展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的范围进行监管,防止利用垄断优势向上下游竞争性环节延伸。
会议强调,专家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智力资源,要加强对专家队伍的政治引领,完善专家参与公共决策的政策保障和激励措施,充分调动专家积极性和主动性。要建立健全从专家遴选到考核监督的全过程、全链条管理制度体系,分领域、分类别完善专家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度规范,明确专家参与公共决策的职责定位、权利义务和相应责任等,激励这些专家积极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建言献策。会议指出,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,要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,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,聚焦区域性、流域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,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,建立从问题识别到解决方案的分区分类管控策略。
要落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,利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,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实施,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,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。
央视网消息(新闻联播):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“枫桥经验”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“枫桥经验”20周年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,就地化解矛盾,60年来,“枫桥经验”在实践中不断发展,焕发出勃勃生机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作出重要指示,为做好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、提供了遵循,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已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和“中国之治”的一张名片。
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枫源村,枫溪水系联通工程正式竣工,不仅灌溉、防洪得到保证,新修的游览步道还成为了村民的休闲地。但在这项工程启动之初,沿线的几家村民觉得自家地被淹吃了亏,就补偿等问题提出不同意见。村里迅速启动村级重大事项的民主议事决策机制,通过广泛征求意见、村民代表无记名投票表决、实施方案公开等民主程序,最终矛盾得以化解。
依靠群众就地解决矛盾,作为“枫桥经验”发源地之一的枫桥镇枫源村,已连续18年实现“群众零上访”。2023年9月20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诸暨市枫桥镇考察时再次强调,要坚持好、发展好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坚持党的群众路线,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,紧紧依靠人民群众,把问题解决在基层、化解在萌芽状态。治国安邦,重在基层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各地坚持在创新中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,充分运用法治思维,不断赋予“枫桥经验”新的时代内涵。在四川省泸州市,居民小区形成了小区党支部、居民议事会和物业公司联动治理的格局。平时除了解决邻里纠纷之外,每个季度还会召开一次联席会议,解决小区的公共事务和重大矛盾纠纷。
这是上海市虹口区水电小区的一个调解现场,通过街道组织的派出所、司法所、律师事务所“三所联动”调解平台,一起因装修引发的邻里纠纷在即将进入司法程序前得到了化解。在河南,针对家事纠纷的特殊性,新乡法院通过“家事法庭+家事调解员+心理咨询师”的审调结合模式,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,设立家事心理咨询室,为家事纠纷当事人提供心理疏导等服务。各地发挥基层自治作用,发动社会组织发挥专业优势,打造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的平安建设共同体,全面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。
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就要把准群众诉求,及时解决基层群众的困难和矛盾。河北、湖南、青海等地建立省、市、县、乡“一站式”矛盾调解中心,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“只进一扇门、最多跑一地”。2022年2月,党中央、国务院发布《信访工作条例》,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,各类矛盾纠纷的化解渠道更加畅通。
 在信息化、智能化支撑驱动下,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插上了科技翅膀,注入了大数据动力。“解纷码”“云调解”“一网统管”,各地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中,积极探索、创新利用互联网、大数据技术,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机制,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。


请登录后,查看全部新闻联播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