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网消息(新闻联播):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,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。金秋十月,神州大地的广袤田野、美丽乡村一派忙碌。各地因地制宜,不断壮大特色产业,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,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壮美画卷。
走进陕西延安南沟村的苹果园,苹果挂满枝头,果农们正忙着摘袋,为即将到来的苹果集中采摘期做好准备。延安是革命老区,2022年,党的二十大闭幕后,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外出考察就来到延安,看看老乡们脱贫后生活怎么样,还有什么困难,乡村振兴怎么搞。总书记指出,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,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。
今年,延安苹果种植面积达到了330万亩,当地大力推广苹果绿色种植技术,不断延伸精深加工产业链条。如今,苹果产业已带动延安100多万人就业,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0亿元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,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。
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农村、牵挂农民,考察调研中,他多次走进田间地头,来到群众身边。总书记强调,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扎实推进乡村振兴。他勉励大家,乡村振兴潜力无限、大有可为,乡亲们要努力奋斗,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。
截至今年6月底,我国绿色、有机、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到8.6万个,一个个富民产业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。金秋时节,江西赣州潭头村的万亩富硒蔬菜基地迎来丰收,村民们把新鲜蔬菜打包后,直接发往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马来西亚、新加坡等地。这几年,赣州依托富硒土壤资源,建成了一批富硒水稻、富硒蔬菜、富硒水果等标准化示范基地,富硒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50亿元。
在黑龙江五常市振兴村,13000多亩水稻进入收获期,智慧农机高效协同作业,现在“五常大米”品牌价值超过710亿元。今年以来,乡村旅游持续火热,仅上半年,全国乡村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5%。这个国庆中秋假期,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游人如织,在村里的研学基地,游客们沉浸式体验苗族传统技艺。
如今,十八洞村通过举办青少年研学、山地越野赛等活动,加快培育乡村旅游新场景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。在新疆喀什帕哈太克里乡,假日里游客络绎不绝,今年,当地配套建设了露营基地、文化园区等旅游场景,游客接待数创下新高。截至目前,新疆已经建设中国美丽休闲乡村60个,今年上半年,新疆休闲农业接待游客4466万人次。
人才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支撑。在甘肃庆阳庄子峁村,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杨清艳带领乡亲们做短视频和直播,把黄土高原深处的羊羔肉、小杂粮、传统小吃等卖到了全国。今年以来,甘肃聚焦电商运营、现代农业等20多个领域,为农村自主创业农民、返乡创业农民等发放贷款12.62亿元,完成农村电商培训近1万人次。
雪域高原西藏,搭建起“政策普惠+重点倾斜”的返乡创业政策。在阿里什布奇村,23岁的卓玛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创业。今年,当地依托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,下个月,卓玛家经过升级改造后的民宿就可以投入使用,迎接八方游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