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东,河西,老同学,乡长,弯弯的问号


河东,河西,老同学,乡长,弯弯的问号

河东河西


  河东、河西,两个乡就隔着条临河。河东叫河东乡,河西叫河西乡。临河上建了一座桥,连接河东和河西。

  河东的乡长姓张,河西的乡长姓王。说来也巧,张乡长和王乡长是同一年进学堂读的书,同一年大学毕业,又是同一年被提拔为乡长。

  在县里的乡长们中,张乡长和王乡长都是佼佼者,年富力强,又有学历,工作都很出色,前程不可限量。

  在乡长的位子上呆了三年,张乡长和王乡长都想早点"上去".据县里知情人士透露,县里的领导班子要调整,估计要从乡长中挑选一个人。

  由于提拔的名额只有一个,所以张乡长和王乡长虽然表面上称兄道弟无话不谈,暗地里却互相较劲,都想超过对方,被提拔上去。


  机会终于来了。


  这一年大旱,三个月没下一滴雨,地里的庄稼都蔫下了脑袋,地上旱得冒烟。

  这天,张乡长和王乡长一起到县里参加抗旱布署大会回来,两个人在临河的桥头分手。

  张乡长愤愤地说:"他娘的这天,真是,旱起来没完了!"
  王乡长附和道:"是啊,他娘的没个完了!"
  张乡长问:"老同学,有什么高招?"
  王乡长双手一摊:"能有什么高招,县里叫抗旱,抗呗!"



  其实,两位乡长都在暗中琢磨:天大旱,人大干。越是大旱才越能显出自己的水平,才越容易干出成绩超过对方。
  张乡长回到乡里,着实下了一番功夫。先是召开万人动员大会,然后亲自带领乡里的男女老少,挑水,打井,修渠,不分昼夜地战斗在第一线,深得乡里群众的好评。


  猛干了一段时候,张乡长忽地想起,不知道河西的王乡长干得怎样,于是就派文书到河西去打听。
  文书回来汇报:"王乡长和您一样,带着全乡群众打井挑水修渠,吃住都在第一线。"
  张乡长听了半天没有说话。心想:完了,这回又是分不出高低上下了。
  想个什么法子让自己显得比河西王乡长高明一筹呢?张乡长望着旱得见底的临河犯起了寻思。
  望着望着,张乡长心里一亮。对,就这么办!




  张乡长叫来文书,吩咐道:"通知各村村长,从明天起,各村抽调十名青壮劳力到河边加固河堤,咱们来他个一面抗旱,一面防洪。"

  文书不解地问:"这么大旱的天,防的哪家子洪?"

  张乡长也不解释:"少啰唆,叫你去你就去。"

  文书只好依言照办。

  望着文书远去的背影,张乡长想:长学问吧你,大旱之后常是大涝。到时候发了大水,我们河东有备无患安然无恙,那才显出谁高明呢!



  河西王乡长当然也没有闲着,一面抗旱,一面也派文书过河打听。


  听秘书说河东张乡长调人修固河堤,王乡长微微一笑,说:"杞人忧天。这么旱的天,修什么河堤,真是自作聪明。"于是就没怎么在意。

  但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张乡长所料,旱没抗完,大雨就"哗哗"地来了。大雨下了三天三夜,原来旱得冒烟的地方,转眼间化作一片汪洋。


  河东乡果然安然无恙。河西乡则倒了大霉,河堤决口,洪水泛滥,冲毁了无数田地房屋。

  河堤一决口,王乡长吃惊不小,二话没说,带领群众就上了河堤。大雨下了三天三夜,河西王乡长也真不含糊,冒着大雨一直和群众奋战在河堤上。关键时刻,他奋不顾身跳入水中堵塞决口,群众见此情景,也一个个跳入水中,手拉手,组成一道人墙,挡住了肆虐的洪流。这场大水,冲走了王乡长所有的家产,王乡长愣是问都没问一句。


  县里有十几个乡在这场大水中被淹,于是抗洪救灾中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。

  大水过后,县里举行了隆重的抗洪事迹报告大会,河西王乡长因为事迹突出,被指定作重点发言。

  一位记者听了激动得夜不能寐,挥笔写下了一篇洋洋万言的报告文学,发表在省报上。这一来,王乡长的动人事迹便频频出现在电视、广播和报刊上,也深深地留在组织部门领导的心目中。


  不久,王乡长受到上级通令嘉奖,记大功一次。一个月后,便被提拔为副县长。


  再说河东那位张乡长,开始得意了几天,可没多久就得意不起来了。河东乡因为提前加固了河堤,所以没有决口,也就没有出现像河西乡那么动人的事迹,自然就没受到表扬。


  一个月后,河东张乡长去县里参加抗洪救灾动员布署大会回来,走到桥头觉得有点累,就坐下来休息一会儿。

  正巧这时,一辆轿车开过来,在桥头停下了,河西王乡长从车上下来。此时,王乡长已不是昔日的王乡长,而是王副县长了,这回是下来检查抗洪救灾工作的。

  两个人站在桥头,默默无言。

  河水也默默无言地流淌着,两个人的身影倒映在水中,就像两个弯弯的问号。